作者:霍爾德科技 更新時間:2025-07-05
環境氟化物污染問題引起多方關注。2023年出現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包括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在內的多個省份,均加嚴了廢水中氟化物的濃度限值。我國現行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規定的氟化物排放限值是10毫克/升。但這一標準已經不太適應日益嚴峻的氟化物污染態勢。對此,部分省市在近兩年陸續發布了新的地方性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氟化物的排放標準顯著從嚴。
例如,北京市、天津市、江蘇省近年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污水處理廠的氟化物排放限值為1.5毫克/升。2023年,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分別發布了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3416.1—2023,DB32/4576-2023,DB34/4542-2023,DB41/2469-2023),要求氟化物直接排放標準為兩毫克/升。
2023年出臺的《江蘇省地表水氟化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2023-2025年)》(蘇污防攻堅指辦〔2023〕2號)規定,氟化物的排放標準向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1毫克/升—1.5毫克/升)看齊。
據悉,“十四五”以來,江蘇省國考、省考斷面工業特征因子超標現象多發,形勢較為嚴峻,而氟化物超標情況尤為突出,已經成為江蘇省主要的工業特征污染物。
《江蘇省地表水氟化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出,考慮涉氟企業及園區現狀分布,結合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產業將快速發展的預期,未雨綢繆,提前籌劃涉氟產業布局和項目準入要求。新建企業含氟廢水不得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已接管的企業開展全面排查評估。
2024年,江蘇省涉氟污水處理廠及重點涉氟企業雨水污水排放口、部分重點國省考斷面安裝氟化物自動監控系統,并與省、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聯網,逐步實現氟化物排放濃度和總量“雙控”。
隨著排放要求越來越嚴,未來對含氟廢水的治理要求會不斷提高。但由于多種原因,目前,氟化物治理仍面臨極大的挑戰。雖然多地出臺了更嚴的地方標準,但單純的政策加嚴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破解新技術應用的成本問題已是當務之急。
以光伏企業為例,其含氟廢水主要來自單晶硅及多晶硅生產線中的制絨和清洗工段,其中會用到以氫氟酸為主,含硝酸、鹽酸的混合酸作為蝕刻劑和清洗劑。這些廢水處理起來難度大、風險高,且需要花費大量資金。
據了解,目前,在工業廢水處理中廣泛應用的除氟技術主要為鈣鹽沉淀與鋁鹽混凝兩種,兩者被統稱為藥劑法。鈣鹽沉淀主要利用鈣鹽與氟化物生成氟化鈣沉淀去除污染物,受溶度積限制,通常僅可處理至10毫克/升左右,很難一步到位滿足更低的處置需求。
鋁鹽混凝法在經濟可接受水平,即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1元/噸水左右時,可將氟化物處理至3毫克/升—5毫克/升;但面臨1毫克/升這樣的深度處理需求時,鋁鹽混凝法就會力不從心,處理效果極不穩定,且需要大大提高鋁鹽投加量,噸水運行成本陡增至2元—3元甚至更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發展新型深度除氟技術。真正難的是將氟化物的濃度處理到1.5毫克/升以下。技術上可以實現,但主要是存在工程上應用成本的問題。可以用樹脂吸附的方式將氟化物濃度降到1.5毫克/升以下,但企業難以承受處理成本。
目前,在高效、低成本開展氟污染治理的賽道上,多方已加速科研創新的步伐。“2022年10月,我們的技術中標了一個硅基異質結超高效電池生產基地的項目,也算是這一技術在光伏行業異質結電池廢水深度除氟工程化應用領域的突破。”張孝林告訴記者。他口中的新技術指的是其所在團隊在潘丙才教授領導下研發的以納米吸附材料為核心的工業廢水深度除氟技術。據張孝林介紹,這一技術能將氟化物穩定降至1毫克/升以下,且能大幅降低運營成本,目前已累計處理含氟廢水6000萬噸。
本文網址:http://www.66159e.com/xinwen/2310.html
水質糞大腸菌群檢測標準(廢水糞大腸菌群檢測方法)
2023-02-06飲用水六價鉻標準多少正常(水質六價鉻檢測方法)
2023-04-20污水氨氮的測定方法(地表水氨氮的來源與檢測標準)
2025-02-24醫療污水常規監測項目(醫療污水監測頻次與處置方法)
2024-05-24水質微生物檢測指標有哪些(水質微生物檢測采樣方法)
2023-08-04多省份加嚴污水氟化物濃度限值(含氟廢水的治理要求與方法)
2024-01-10水質檢測水樣稀釋方法(水樣稀釋倍數的公式)
2023-12-26為什么檢測水中石油類物質的含量(水中石油類檢測方法及標準)
2023-04-27地下水重金屬砷檢測標準值(水質砷檢測方法)
2024-04-22水中氰化物檢測國標(氰化物測定的常用方法)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