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農藥導致的事故報道很多,所以很多人一談起農藥殘留便猶如驚弓之鳥。實際上農藥既然被我們人類所發明,并且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遍布世界各個角落,這足以證明它對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有害生物起到了良好的防治作用,同時也保證了農作物穩定的品質和產量。 在農村,因為農民缺乏知識水平,農藥被亂用、濫用的問題很普遍,這也是造成高農殘留的主要原因。舉個簡單的例子,農民可能昨天打的藥,看今天市場價格好,他就摘了去賣,這讓很多消費者還蒙在鼓里都不知道是昨天剛打了農藥的,如果清洗不當,必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即使是生物制劑的農藥在這么短的間隔期也難免中毒。 施用農藥后的安全間隔期為5-7天,春秋季節相對夏季氣溫較低至少7-10天,冬季應在15天以上。具體應掌握的基本原則是,農藥毒性較大,用藥量多,濃度高,氣溫又低時,其安全間隔期就宜長,反之,可短些。絕不可在施藥后隨時即采蔬菜,這樣的蔬菜上市銷售后后果不堪設想。 菜田施藥的重點應放在蔬菜非采食期的苗期和生長前期進行,在采收期盡量控制不施藥或少施藥。豆角、茄子、辣椒、黃瓜、番茄等蔬菜,需陸續采食又要不斷施藥防治病蟲,可在每次施藥前重采一次。在防病打藥時盡量用有效低濃度,以減少農藥污染,提高蔬菜的安全可食性。
本文網址:http://www.66159e.com/xinwen/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