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爾德科技 更新時間:2025-07-05
氯化處理是一種借助氯的強氧化作用,對水中的細菌、藻類等微生物進行非選擇性殺滅的水處理技術。隨著氯的大量使用,氯及氯化副產物的致毒、致癌效應也日漸受到關注,全球氯排放標準日趨嚴格,而要對氯排放進行有效監管,就必須對余氯含量進行分析測定。同時,為實現精準加藥,經濟、有效地發揮氯的消毒殺菌作用,也同樣需要開展水中余氯的分析測定工作。
水中余氯檢測標準原理:
余氯測定方法分為2類:容量法(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這2類方法的原理均為顯色反應,即在酸性溶液中,余氯與某種顯色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某種有色化合物。根據對有色化合物進行定量測定的方法不同,分為滴定法、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采用的顯色劑均為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游離性余氯與DPD反應生成紅色化合物后,滴定法采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至紅色消失計算游離性余氯的含量,分光光度法則直接使用光度計測定紅色化合物在一定波長下的吸光度以定量游離性余氯的含量。當過量碘化鉀存在時,化合性余氯可以通過氧化碘化鉀生成碘,碘再與游離性余氯一起氧化DPD生成紅色化合物,此時的測定值為余氯含量,即游離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的總含量。
比色法具有簡單、快速、無需專用儀器等優點,GB 5750.11—2006和DL/T 502.21—2006均將其列為標準方法,但現行的這2項標準采用的顯色劑不同。GB 5750.11—2006采用的是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DL/T 502.21—2006采用的是鄰聯甲苯胺二酸鹽(3,3-二氯酸-二甲基聯苯胺,DMB)。GB 5750.11—2006在修訂前,即在GB 5750.11—1985版中,采用的顯色劑與DL/T502.21—2006相同,均為鄰聯甲苯胺二酸鹽,但在2006年版中,由于鄰聯甲苯胺二酸鹽的致癌性逐漸被認識,因此改用四甲基聯苯胺。
水質余氯檢測干擾物及其消除:
余氯測定方法的原理是一種氧化還原顯色反應,因此,具有氧化性的物質對測定都會產生干擾。總括各標準,所涉干擾物既有水中常見的氧化物,如鐵氧化物、錳氧化物、銅氧化物、亞硝酸鹽和鉻酸鹽,也有因氯化處理引入或產生的次生物質,如二氧化氯、亞氯酸鹽、溴、碘、溴胺、碘胺、臭氧、過氧化氫及高濃度一氯胺等。雖然干擾物相同,但各標準采用的消除或校正方法卻多樣,反應原理包括螯合、還原和沉淀。
本文網址:http://www.66159e.com/xinwen/2381.html
5日培養法BOD測定儀使用步驟(BOD測定儀工作原理)
2023-11-30流動注射分析儀檢測指標及方法(流動注射分析儀工作原理)
2024-03-05游泳池水質尿素超標的危害(游泳池水質尿素超標的解決辦法)
2022-06-14水質總氮檢測方法有哪些(水質總氮檢測儀器廠家)
2023-11-07在線工業pH計測量原理(在線工業pH計使用期限)
2023-08-07氨氮總氮檢測偏差如何減小(水質氨氮總氮檢測方法)
2022-06-22水質六價鉻檢測儀使用方法(水質六價鉻檢測儀檢定規程)
2024-07-19水質高錳酸鹽指數該如何測定(高錳酸鹽指數檢測標準)
2024-02-22COD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說明書(COD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價格)
2023-06-09漁業養殖水質標準(漁業養殖廢水排放標準)
2022-11-16